成果展示
單原子催化劑(single-atom catalysts, SACs)是一種原子利用率高、反應途徑可調的獨特催化體系。雖然通過結構和合成創(chuàng)新在優(yōu)化和裁剪方面取得了成功,但是缺乏單原子催化的動態(tài)調節(jié)方法。受特定天然酶內靜電相互作用的啟發(fā),南京大學丁夢寧教授和馬晶教授、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段鑲鋒教授(共同通訊作者)等人報道了通過精確控制的定向外部電場(oriented external electric fields, OEEFs)對錨定在二維(2D)原子晶體上的單原子催化劑的局部催化位點進行定量操作。在微電池中系統(tǒng)地測試了負載在不同2D基板上的一系列模型SACs,其電催化性能可以通過OEEFs動態(tài)調整。
具體而言,n-型MoS2上的Pt SAs(Pt SAs-MoS2)在正OEEFs下表現(xiàn)出顯著改善的HER性能(ηHER在10 mA cm-2時為為20 mV,Tafel斜率為51 mV dec-1,Vg為+40 V時),并且p-型WSe2上的Co SAs(Co SAs-WSe2)在負OEEFs下實現(xiàn)了顯著提高的OER活性(ηOER在10 mA cm-2時為139 mV,Tafel斜率為64 mV dec-1,在Vg為-40 V)。原位研究、電動研究和密度泛函理論(DFT)計算揭示了一種“現(xiàn)場靜電極化”機制,其中垂直電場有效地調節(jié)SA位點的電荷分布,極化金屬原子/吸附物/中間體的前沿軌道并顯著改變催化過程中的活化能和/或反應途徑。這種獨特的現(xiàn)場調制模式可以動態(tài)提升SACs 的電催化性能,從而實現(xiàn)創(chuàng)紀錄的高活性,并為酶模擬人工調制和深入理解一般非均相/電催化提供高度可調的物理模型。
背景介紹
電場在酶催化中起著關鍵作用,對局部靜電和蛋白質動力學有重大貢獻,使緩慢而困難的化學反應在活性中心迅速發(fā)生。為了模擬自然系統(tǒng)中的這種場效應,已經提出了定向外部電場(oriented external electric fields, OEEFs)來調節(jié)單分子反應中的催化活性和選擇性。
具體而言,電場可以影響吸附質/催化材料界面中的電子相互作用(振動頻率、吸附結構和軌道方向),并改變基本反應的熱力學和動力學特性。此外,隨著微/納米器件技術的快速發(fā)展,電傳輸光譜(ETS)和類似的器件內電催化已成為微/納米尺度定量分析的通用平臺,其中OEEFs可以易于實現(xiàn),為納米級催化劑,特別是二維(2D)原子晶體提供精確控制的狀態(tài)。
單原子催化劑(SACs)不僅具有高原子利用效率和高度可調的活性中心,而且還具有與典型的均相催化劑或納米酶相似的明確的配位幾何/電子結構。因此,SACs為模擬天然生物催化系統(tǒng)和探索相應的催化途徑提供了一種有吸引力的模型催化劑,但是缺乏一種有效的方法來通過催化過程中的外部干預來動態(tài)調節(jié)SACs的活性。
圖文解讀
合成與表征
作者通過紫外光輔助還原將Pt SAs沉積在預制的n-型MoS2微型器件上,同時還制備了一系列模型SACs(Pt/Co/Pd和n-型MoS2/p-型WSe2/金屬石墨烯的組合)。HAADF-STEM表明,Pt SAs成功地引入了2H-MoS2晶格,而不會干擾其晶體結構。在塊狀MoS2和Pt SAs-MoS2中分別確定為1.00: 1.98和1.00: 1.96,進一步證實保持了近乎完美的晶格(幾乎沒有缺陷)。
圖1. Pt SAs-MoS2的合成與表征
SA催化的HER中的OEEF調節(jié)
在四電極微電池中,作者同時進行片上電化學和原位傳輸研究,并且可以通過背柵電極施加垂直電場,而具有較少層數(shù)的n-型MoS2的HER性能可通過OEEF更有效地定制。以少層MoS2(<5 nm)為載體,在Pt SAs-MoS2上進行HER測試。作者定義了一個可調電位范圍(ΔηE),其中Vg(275 nm SiO2作為介電層)在50 mA cm-2時從-40 V變化到+40 V。Pt SAs-MoS2比原始MoS2表現(xiàn)出更高的HER性能,在垂直施加的正電場下具有進一步顯著的提升(ΔηE=52 mV)。同時,Pt SAs-MoS2的Tafel斜率也從117降到65mV dec-1,Vg從-60 V變到+60 V,遠小于原始MoS2,并逐漸接近先前報道的Pt基電催化劑。
圖2. OEEF調控下Pt-SACs的原位電子/電化學研究
圖3. Pt SAs-MoS2催化HER中的“現(xiàn)場靜電極化”
圖4.Co SAs-WSe2催化OER中,OEEF誘導的“現(xiàn)場靜電極化”
2D SACs電催化性能
為了驗證單原子電催化中的一般OEEF調制,作者在HER和OER中系統(tǒng)地測試了一系列具有不同SA物種和2D基底的SACs。Pt SAs-MoS2(Vg=+40 V)在酸性條件(0.5 M H2SO4)下表現(xiàn)出優(yōu)異的HER性能,在10 mA cm-2下具有20 mV的過電位,優(yōu)于最近報道的幾種代表性Pt基電催化劑。
此外,Co SAs-WSe2(Vg=-40 V)在堿性條件(0.1 M KOH)下表現(xiàn)出顯著的 OER 性能,在10 mA cm-2下具有139 mV的過電位和創(chuàng)紀錄的質量活性。在4 h的恒電位電解中,氣體產物(H2和O2)被收集并通過氣相色譜儀定量。因此,OEEF調制的SACs通過“現(xiàn)場靜電極化”機制表現(xiàn)出的優(yōu)異性能為定制活性位點提供了一種有效且通用的策略,從而在基于SAC的系統(tǒng)和相應的片上反應器中實現(xiàn)酶模擬功能和高效率。
圖5.“現(xiàn)場靜電極化”調制的模型SACs的電催化性能和穩(wěn)定性
文獻信息
Boosting the performance of single-atom catalysts via external electric field polarization. Nat. Commun., 2022, DOI: 10.1038/s41467-022-30766-x.
https://doi.org/10.1038/s41467-022-30766-x.
原創(chuàng)文章,作者:Gloria,如若轉載,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,注明出處:http://www.xiubac.cn/index.php/2023/12/11/16d94cc2f3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