負載型催化劑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金屬-載體的相互作用,對催化劑的合理設計具有重要意義,但如何量化負載型催化劑的結構-活性關系仍是一個巨大的挑戰(zhàn)?;诖?,東南大學王金蘭教授和凌崇益副教授(共同通訊作者)等人報道了以MoS2和WS2負載的單原子催化劑(SACs)為原型,構建了一個簡單的描述子,即有效電子數(shù)(標記為Φ),定量描述金屬-載體相互作用對氮還原反應(NRR)活性的影響。此外,該描述符具有極好的擴展性,應用于其他材料,包括其他金屬二鹵化合物(MoSe2、MoTe2、WSe2、WTe2和NbS2),甚至MXenes(V2CO2、Ti2CO2和Nb2CO2)支持的SACs。在這些體系中快速篩選優(yōu)良的NRR催化劑,成功篩選出三種UL(Mo@WTe2、Mo@V2CO2和Re@NbS2)分別低至-0.32、-0.24和-0.31 V的有前景的NRR催化劑。作者針對不同基底(Mo@MoS2、Mo@WS2、Mo@MoSe2、Mo@WSe2、Mo@MoTe2、Mo@WTe2、Re@NbS2、Os@Ti2CO2、Mo@V2CO2和Os@Nb2CO2),選擇了最有前景的SACs(UL最?。﹣碛嬎鉔RR的完整自由能圖。對于MXenes負載的SACs,作者考慮了TM單原子的兩個結合位點,即空心C位點和空心Ti位點。對于所研究的體系(Os@Ti2CO2、Mo@V2CO2和Os@Nb2CO2),空心C位點更有利于單金屬原子的沉積,并將其作為后續(xù)計算的模型。對于所選催化劑,首選的是遠端途徑(*N2→*NNH→*NNH2→*N + NH3→*NH→*NH2→*NH3)。除Re@NbS2外,PDS是大多數(shù)體系的第一步或最后一步基本反應(PDS是第三步氫化反應,反應自由能接近第一步,0.31 eV vs 0.25 eV),證明了“兩步策略”是高效的。此外,在Mo@WTe2、Mo@V2CO2和Re@NbS2上的NRR的UL分別低至-0.32、-0.24和-0.31 V,表明這些催化劑具有超高的NRR活性。結果表明,所提出的簡單描述符可量化金屬載體界面對2D材料負載SACs上NRR活性的影響。A Simple Descriptor for Nitrogen Reduction Reaction over Single Atom Catalysts. Mater. Horiz., 2022, DOI: 10.1039/D2MH01197B.https://doi.org/10.1039/D2MH01197B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