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信大楊洋ES&T: 機器學習預測排放/氣候變化驅動的氣溶膠變化 2023年10月11日 下午3:02 ? 未全平臺發(fā)布, 頂刊 ? 閱讀 65 未來氣溶膠的預測和了解氣溶膠變化的驅動因素對于改善大氣環(huán)境和減緩氣候變化具有重要意義。第六次國際耦合模式比較計劃(CMIP6)提供了各種氣候預測,但氣溶膠輸出有限。 為此,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楊洋教授等人基于機器學習方法預測了2015年至2100 年的未來近地表氣溶膠濃度,分析了未來排放和氣候變化對氣溶膠變化的影響。具體而言,作者使用隨機森林(RF)模型來預測全球氣溶膠濃度,以全球大氣化學傳輸模型(GEOS-Chem)中的結果進行訓練。通過檢查特征重要性分數(shù),作者發(fā)現(xiàn)排放是RF模型最重要的特征,土地覆蓋對模型的貢獻為10%且與氣溶膠濃度呈負相關,其他因素的貢獻小于10%。 此外,RF模型在全球大部分地區(qū)表現(xiàn)良好,在大約80%的陸地區(qū)域中R2大于0.85,尤其是在東亞、南亞、歐洲和北美等關鍵區(qū)域。然而模型在估算北美和亞洲高緯度地區(qū)的氣溶膠時存在較大偏差,主要與中緯度地區(qū)的污染物遷移或當?shù)厝紵欧庞嘘P。 圖1. RF模型估計的歷史PM 2.5濃度性能統(tǒng)計的空間分布 接下來,作者使用RF模型基于CMIP6多模型模擬數(shù)據(jù)在考慮所有重要因素的條件下創(chuàng)造性地預測未來的氣溶膠濃度。結果表明,在低排放情景(SSP1-2.6和SSP2-4.5)下,與2020年(2015~2024年的平均值)相比,預計2095年(2091~2100年平均值)東亞PM2.5濃度將下降40%,南亞下降20~35%,歐洲和北美下降15~25%,這主要是由于預期的減排措施造成的。 若僅受氣候變化驅動,在高強制情景下(SSP5-8.5),中國北部和美國西部的PM2.5濃度將增加10~25%,中國南部、南亞和歐洲將減少0~25%,這說明全球氣候變暖對氣溶膠的調節(jié)作用更強,凸顯了氣候變化在調節(jié)未來空氣質量方面的重要性。在未來的研究中,為了更好地預測特定區(qū)域的未來空氣質量,更需要局部排放數(shù)據(jù)集。 圖2. 不同情景下2020~2095年區(qū)域氣溶膠濃度的百分比和絕對變化 Projected Aerosol Changes Driven by Emissions and Climate Change Using a Machine Learning Method, Environmental Science & Technology 2022. DOI: 10.1021/acs.est.1c04380 原創(chuàng)文章,作者:v-suan,如若轉載,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,注明出處:http://www.xiubac.cn/index.php/2023/10/11/b00f494364/ 機器學習 贊 (0)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浙大楊德仁院士團隊,重磅Science子刊! 2024年6月30日 EnSM:納米流體填料實現(xiàn)高容量納米顆粒電極 2023年10月24日 港理工鄭子劍AM:鈉電首次突破200 Wh kg-1,這種自調節(jié)合金界面策略立功! 2023年10月26日 爆發(fā)!2022年華南理工大學迎來第4篇Science/Nature! 2024年2月22日 “追光者”重磅合作!南京大學譚海仁教授,聯(lián)合天合光能創(chuàng)始高紀凡,最新Nature子刊! 2024年6月20日 ?哈師大鄧超EnSM:定制應力消除結構實現(xiàn)高性能鉀離子混合電容器/電池! 2023年10月9日